美方提八项要求,美方行为不得触及的三条底线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方提八项要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美方提八项要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即将实施第二轮制裁,美国选择对八个国家进行豁免,对此你怎么看?美国是怕了还是另有目的?
特朗普是个精明的商人:把一件本来免费的东西先标出个高价,然后再打个折卖给你还是赚了。这就是美国所谓的“豁免”:伊朗遵守了核协议而美国不仅自己毁约,而且行使所谓的长臂管辖权不允许其他国家和伊朗做生意,论理是多么的霸道。以为美国怕了就太幼稚,特朗普本想在中期选举前通过大火爆炒来解决伊朗问题,现在看来火候不到,改为小火慢炖而已。
特朗普政府在大火爆炒伊朗后发现煮成了夹生饭,现在改为小火慢炖。而在今年6月蓬佩奥访问中东后,就已经意识到不可能完全断绝伊朗的石油出口。一是俄罗斯和伊朗签署了500亿美元的“石油换食品”协议。二是伊核协议其他五国已经达成了建立独立支付系统,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协议。三是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已明确表示难以增产来弥补伊朗石油出口减少的缺口。四是国际油价的上涨对全球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特朗普政府就把打铁铝贸易战时的“豁免”策略运用到了伊朗核问题上:可以“豁免”你,但你要拿出别的东西来换。比如可以在关税问题上豁免韩国,但文在寅政府却被迫开放了汽车市场和农产品市场。
特朗普在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实施最高级别的经济制裁前,就已经有了预案,现在是实施B计划的时候了。11月2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5日将重启对伊朗的第二的阶段经济制裁,但将对8个国家或地区给予豁免。而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这些国家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对伊朗的石油进口。二是这些国家并不是永久豁免,而是要逐步将进口降为零。还有一个明确的信号:欧盟不在其中。B计划的核心在于将欧盟拉回到美国的阵营中,对欧盟是打,对日本和韩国是拉,对其他国家是分化。特朗普希望通过又拉又打给欧盟施加压力,因为欧盟是伊朗核问题上“反美同盟”的薄弱一环,而从贸易战的表现来看欧盟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是可以屈服的。美国希望从欧盟入手,来分化和瓦解伊朗的外部支援力量。而一旦欧盟重回美国的怀抱,伊朗面临的就将是核协议前同样大的经济制裁压力。
贸易战目前美国形势占优,伊朗核问题目前美国形势被动,但是这两场大戏都还远远没有结束,只是演完了第一幕而已。以后怎么演,肯定会和美国导演设想的有很大差异。
美国此举实际上是削弱了之前威胁经济上遏制伊朗的意图,但同时由于并非针对欧盟豁免,因此这一轮制裁将继续扩大跨大西洋关系的裂痕。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重新制裁伊朗时并未明确说明哪八个国家会被豁免。但据美国媒体援引白宫高级官员的说法,这八个国家将包括印度、韩国、日本和中国等。而这几个国家恰恰是全球进口伊朗石油最多的国家。不过,蓬佩奥明确表态,欧盟并不在豁免之列。
只不过,美国宣布的豁免并不是无条件的。根据蓬佩奥的说法,这八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得到豁免,是因为它们在进口伊朗原油方面已经有了“大量削减”,而且这些国家在其他领域与美国合作得不错。这个豁免也不是无限期的,因为美国要求这些国家在最长六个月之后重新申请豁免。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
所以,美国实际上是在打“豁免牌”。一方面,美国不会一下子掐断这些国家进口伊朗石油的渠道,但另一方面,美国以退为进,要求各国逐渐削减对伊朗的石油进口,同时还要求各国在其他领域必须配合美国。
自封为阎罗殿“判官”的特朗普,最后一刻,突然将此前对伊朗石油的出口由“死刑”改成了“死缓”,难道是他良心发现,还是皈依了佛门,其实都不是。准确地说,是瘦驴拉硬屎,实在撑不下去了。
要知道,作为世界上石油储量排名第三的伊朗,若不是遭到美国制裁长达近40年,其富裕程度绝不亚于沙特和科威特等国。由此可见,伊朗的石油出口,不仅关乎自己家的经济命脉,同样对全球经济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如今,美帝欲将“伊妃”彻底打入“冷宫”,结果发现,竟然惹起了众怒。一是欧盟不干,真要惹毛了伊朗,真正受伤害的不是美帝,恰恰是近在咫尺的欧洲。二是印度、土耳其、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长期的依赖你说“断奶”就“断奶”,一旦营养不良,日子还怎么往下过。三是伊朗石油一断供,油价暴涨的后果美帝也承受不了,更别说那么多国家的同仇敌忾,进而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谁都跑不了。四是最可怕的狗急跳墙,你美帝不想让人家好活,人家凭什么还要忍气吞声任你宰割。伊朗一旦退出核协议的话,最为恐惧的还是欧洲。
综合以上考量,特朗普只能自食其言,拉屎往回抽。虽然对8国进行所谓的赦免,其目的是想让这些国家每年递减从伊朗进口石油数量,直至达到美国为它们量身制定的标准,否则将会施以重罚。
此举,已然说明特朗普政府的力不从心和徒劳无功。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特朗普想改变世界,世界同样也可以改变你,只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美国将对伊朗实施第二轮制裁,要求所有国家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美国能做到吗?痴心妄想。俄罗斯不仅不会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而且还与伊朗签订另外的大单,美国能把俄罗斯怎么样?
此前,担心受到美国制裁的国家,已经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比如韩国、日本、印度等。此番听到美国说要豁免8个国家,不知肠子是否已经悔青?
从开始的让伊朗石油0出口,到现在豁免8个国家,这既是美国自我打脸,也是美国做贼心虚。既然话说出了口,就像吐出去的口水,能舔回来吃吗?
美国制裁伊朗,也就不过几把刷子,伊朗被美国制裁40多年,伊朗还是伊朗,美国又能干啥?伊朗人民的团结是战胜美国制裁的法宝;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对伊朗的支持,是伊朗战胜美国的动力。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是正义可能迟到,但正义却不会缺席。美国无理取闹,最终下场世人都能看到。
而此次美国表示除了八个拥有豁免权的国家和地区,,可以继续进口伊朗石油。其他国家如果进口伊朗石油的话,都会被美国制裁。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伊朗石油主要出口中日印韩欧盟等国。欧盟没得到豁免。
也就是说美国此举属于给自己个台阶下,毕竟狠话已经放出去了,不做点什么有点过分。也有点儿有损美国的形象。
美帝:“MD,谁跟伊朗做生意我就干谁,除了名单上这几个国家。” 伊朗:“除了这几个我也没啥生意了。
就一句话,美国惹起众怒然后怂了,虎头蛇尾了
(注意时间,😂😂😂本来不敢动,结果不改怕是要凉。
此次获得豁免的八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中,日、韩、希腊、意大利、印度、土耳其等
法国公开美对伊“四项要求”,并呼吁举行国际谈判,是否在与安倍争抢美伊协调人的地位?
如果美国和伊朗之间的谈判需要一个中间人的话,法国当然比日本更合适。只是,在美国不遵守伊朗核协议的情况下,法国这种拉偏架的行为只会激起伊朗的愤怒:伊朗议长拉里贾尼表示,法国总统发表的言论是可耻和无能的。这与他同总统鲁哈尼在会面和通话中的表态并不相符。伊朗外长扎里夫表示,除了伊朗核协议之外,欧洲没有权利在其他事情上批评指责伊朗。而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则在声明中说,伊朗不会讨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以外的内容。
欧洲国家在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协议前就有过所谓的“替代方案”,现在不过是老调重弹。在去年一月,特朗普表示可能退出伊朗核协议以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就开始了对美外交活动,并与美国国务院组成了一个伊核协议的工作小组,主要工作就是提出一份欧盟版的伊朗核协议,以此来挽留美国留在伊核协议中,其中就包括限制伊朗的弹道导弹计划和地区影响力等内容。在工作层面已经初步达成一致后,以为可以说服特朗普的马克龙等欧洲政要兴冲冲地访问美国,以为可以劝说特朗普留在伊核协议中,可没想到特朗普的胃口很大,在退出伊后作为极限施压的措施由国务卿蓬佩奥提出了12条。马克龙在和特朗普会谈后,此次提出的四点要求中最主要只有两点:即永久弃核和减少弹道导弹活动,欧洲和美国在这一点上利益是一致的。
马克龙这种拉偏架的行为只会让伊朗离伊核协议更远,搬起的石头将砸痛自己的脚。实际上,在限制核能力和弹道导弹开发问题上,伊朗并不是不可以谈:比如去年伊朗就表示“没有必要”进一步开发远程弹道导弹,在过去的一年里继续履行伊核协议的义务。如果想作为中间人来调停美伊冲突,那就必须站在中间的立场上,特朗普撕毁了伊朗核协议,对伊朗实施包括禁止石油出口在内的最高级别经济制裁措施,派出航母编队在波斯湾虎视眈眈,这种情况下却要伊朗单方面作出让步,马克龙这种拉偏架的行为只会让伊朗更加愤怒。在伊朗问题上,美国现在外交工作的重点是分化欧洲,而分化欧洲的重点又在法国。马克龙和安倍在外交政策上一个共同点就是投机性,想借着美国的极限施压夹带点自己的私货,美国吃肉的同时给自己一块骨头就可以了。欧洲国家在应对美国经济制裁的‘特殊支付机制“问题上口惠而实不至,现在法国又唱了这一出,只会让伊朗对欧洲产生更强的离心倾向,目前伊朗已经停止履行部分伊核协议的义务,而德国的外长正在伊朗访问进行外交斡旋,如果德国也不能有让伊朗满意的行动的话,美国极限施压下的伊朗核协议有可能瓦解,而法国等欧洲国家将不得不为特朗普的单边行动买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方提八项要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方提八项要求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