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报考大学专业,怎样选择报考大学专业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样选择报考大学专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怎样选择报考大学专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选择大学时,城市、大学、专业到底该如何选择?
你好,我是高考升学赖老师,专注于最具性价比的高考升学。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高考志愿选择问题,无论在哪一年,都是必须探讨的话题。
但是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高考不确定的情况下,谁能抓住志愿填报的机会,谁就成功了!
因此,对于大学、专业、地域的选择我有两个想和你分享:
(一)【选择大学,不同的分数层次有不同的选法】
1、顶尖考生:能进清北进清北,专业已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2、双一流层次(即985、211)考生:优选发达城市的双一流,专业次要。
能读双一流,已是人生美事,能在大城市读双一流大学,更是美哉,大城市就业机会多,能容纳足够多不同专业领域的毕业生,因此,专业的重要性可以稍微靠一靠后了。(当然,具体选择的时候,别忘了看对应大学的就业报告!)
“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这是冯导在《非诚勿扰》里教导我们的。他的意思是说,所有的选择都有利有弊,做出选择之后的态度和经营,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生活如此,高考志愿选择也是如此。
很多人都知道填报高考志愿时的三原则:城市、大学和专业。但是真正到了必须选择时,这三个原则如何掌握,在发生原则之间冲突时如何权衡舍弃,却并不那么容易。
城市、大学和专业,实际上是对成绩中上中下的学生而言的,顶级学生没有这个烦恼。比如清北,最多加上华五人,基本上不必考虑任何专业。这其中只有科大地理位置稍微差一点,但是科大就是科大,到哪儿都是你大爷,跟合肥没有关系。当然,有些学生铁了心要学金融经济类专业,分数够了华五人,却未必够华五的金融,转而选择上财贸大的金融,这是从个人专业爱好出发,选了就对了,没有什么正确与否。
真正难以抉择的,是一般省份排名2500-20000的考生,在“非京沪的985--京沪热门211”、“二三线城市211--一线城市普通大学”这一类的选择性困难,确实难以取舍。
所有的选择都必须针对个人具体情况分析,生源地域,个人爱好,家庭背景,考分成绩,将来的工作规划等等,没有公式来计算。一般而言,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城市的选择是第一要素。你的大学所在的城市,不仅仅决定了你的眼界,你的资源圈,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将来的就业地域。比如北上广这样的城市读书,不管你的生源地来自哪里,毕业后你有很大的可能会留在北上广,即便不留,留在环渤海、长三角或者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几率也大的多。大学四年积累的经验,人脉资源,对将来的工作肯定会有利。
选城市,当然首先选择京沪,京沪不仅集中了最多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能为你提供丰富的实习经历和将来更好的回报。其次是广州南京天津武汉成都西安这些区域中心,都是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的高地。
其次,好大学比热门专业重要。好大学指985名校(不是所有的985都是名校)和部分顶尖211。名校的普通专业跟一般211大学的“好”专业之间,建议首先选择学校。当然近些年热门的两财一贸两电一邮(其实只有一电),录取分数线本就高于大部分的985,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至于一般211大学跟普通一本之间,尽量选择211,只要不太偏远。
普通大学以专业为主要考虑。如果有非常喜欢或者擅长的专业,那就优选喜欢的专业。如果没有特别钟意的专业,那就尽可能避免一些雷区。注意别中了网络的毒,什么“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医学法学都是好专业。建议下几个近五年的就业红榜,看看哪些专业就业上有问题,明知是坑就尽量避开。
大多数咨询老师都同意在三要素中,城市>大学>专业。 成绩层次越高,大学越重要;层级较低则以专业为主。高晓松说过,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国之大器,不应以稻粱谋。但咱们普通大学的教育目标不是“治国平天下”,而是寻求一份生存之道。某著名老师说过:身处底层的人要完成到中产阶层的进阶,需要先掌握技能。而中产阶层到精英阶层的进阶,则更需要通识博雅教育。
对大多数人而言,先谋稻粱,而后平天下。
这个得看你未来的打算,你如果打算今后在北上广混,写字楼高大上做生意的话,那当然以城市为主了。你如果打算回道自己家乡创业做公务员,那选择学校,毕竟学风好,学的扎实,今后考公有优势。你如果打算子承父业,回道自己熟悉的父辈行业,比如石油,电力,煤炭的等,那就选专业吧。比如我的孩子吧,她还想回油田,回中石化,那我就支持她报考石油院校,而石油院校上海 广州深圳都不开设。
城市:主要看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现在这个城市的综合水平。这个因素比较稳定,至少30年内,目前的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都不会衰落。
从这些城市的学校毕业,更有利于在当地找工作,即使去到三线以下城市找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大城市光环加持。
学校:主要看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资源,环境等。
学校的变量比城市大,但还是比较稳定的。由于之前985和211工程,让部分学校掌握了很多优势资源,与其他大学差距拉开的比较大,所以好学校至少未来10年还是好学校。
但由于新实施的双一流计划,对部分大学有洗牌的作用。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开始对教育投入增多,例如深圳。这会加大学校的变量,影响学校的生源和资源。
专业:主要看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持续性。由于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导致各种产业发展变化很大,而大部分专业又是跟各产业强对接的,这也导致了大学所学的专业不稳定因素。
这篇关于城市,学校,专业如何选择的文章也可以给大家参考一下
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06289298645189133/?app=news_article×tamp=1561774477&req_id=201906291014370100250660690855DB1&group_id=6706289298645189133
谢谢题主邀请
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12年上的大学,当时在报考志愿时,基本没人辅导,老师只是平时抓我们的成绩,此时也只是说了根据自己的分数和爱好填报。一路走来,我也对填报志愿有了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我的回答分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于有实力考上全国排名前40~100名的大学的同学来说,优先选择大学,其次是专业,最后是城市。
这类大学大多都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等大学,全国比较知名,学校实力强,师资力量雄厚,更能培养出各行业高精尖人才!学校教育质量值得全国社会的信赖,就业一般也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优先选择专业,其次城市,最后选择大学。
成绩一般的同学,大多大学毕业后选择就业,选择热门专业,会对就业有很大的帮助;然后城市提供一个就业大需求,这样,好的专业与有需求的城市结合,对于大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大家有什么想法呢?请下方留言一起交流学习。
高中考大学该如何选择专业?
关于考大学如何选专业这个问题,小伊老师曾干过一年多的志愿填报的工作,以过来人的经验,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选专业之前,一定要有个职业规划,也就是说一定要清楚自己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它需要什么专业的人才?都有哪些需求?
其次,查看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科特长与想从事的职业所要求的专业是否相匹配,在这里需要弄清楚的是你的学科特长和兴趣爱好适合的专业有哪些?你最想学的专业是什么,在这之前需要弄清楚专业内涵(包括这个专业的专业设置、学习课程、开设院校、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等),然后考虑自己毕业后的去向,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再去确定专业。
再者,专业确定后,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去圈定学校,最少6所院校。如何去圈学校,这里需要参考的是该校最少3年的在本省录取的平均位次和平均分数,以及每年的招生计划和实际录取人数,结合专业看看自己目前的成绩所能上的院校有哪些,然后根据志愿填报时”冲、稳、稳、保、保、垫“的原则划定6所院校(这6所院校之间是要有梯度的,否则就等于选了1所),为自己确定目标院校。
最后,需要考虑的是根据你心仪的专业所圈定的院校有没有特殊要求,比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口试、绘画基础、专业是否有级差等等,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这就要查看该校的招生章程了。至于究竟志愿填报怎么填,可以私信给小伊老师留言。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更多有关升学、考试、自主招生、志愿填报、学习方法、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请关注今日头条“伊顿名师”。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高中考大学该如何选择专业?我个人认为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未来就业形势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不能因为个人喜好去选择冷门专业,也不能因为社会就业形势良好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两者能折中就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学科专业,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这就看你自己喜欢什么类的专业了。如果为了将就社会就业形势,而去选择了一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么我想,在大学学习期间,你是学得不会快乐的!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去选择一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当今社会,每年大学毕业生都很多,就行形势和就业压力都会很大,可以说是“狼多肉少”,所以选择一门好专业也很重要。当然,在考虑专业发展前景的时候,你要考虑清楚了,在未来几年中,你所学的专业的发展是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要因为当前专业很火就跟风选择,也有可能会在你毕业后这一专业人才已经饱和或人满为患!
因此,考虑选择专业的时候还是要结合当地情况,或者自己高中时文理科以及高考分数情况来进行具体情况分析。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见,如有说得不对之处欢迎各位留言指正!互相学习,谢谢!
越到高考前夕,不少家长和考生都开始迷茫:在芸芸众专业中如何选择,才能找到好专业?哪些专业又是别人眼中的好专业呢?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专业,正处在焦虑迷茫的时候,这篇文章或许能为你指点方向。
好专业之旱涝保收有保障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找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但可惜事与愿违,那么稳定就成了很多家长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像医学专业、师范专业毕了业后进入医院、学校等体制内,不仅“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虽然工资有限,但胜在稳定。
好专业之高薪水高回报
近些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软件工程等行业正值朝阳,大量高新科技产业重金求才,甚至一些一线城市不惜砸重金进行人才引进。
好专业之技术难度大,不易被替代
不同以往,很多家长都不再让孩子选择金融等专业,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有说学金融太苦太累不如在家炒股,也有人说银行柜员已经逐渐被机器人取代,这行可替代性太大等等。
其实衡量专业好坏与否,有个重要因素已经被提及,那就是不可替代性,类似酒店服务、文职等工作,永远比不过每年一茬接一茬的应届毕业生,甚至某一天,会被机器人取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样选择报考大学专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样选择报考大学专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