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叁代教育网!

叁代教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要求 >详情

伊朗民众要求总统,伊朗民众要求总统投票

发布时间:2024-09-07 19:35:15 教育要求 0次 作者:叁代教育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伊朗民众要求总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伊朗民众要求总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世界杯:伊朗总统内贾德赴德观球的要求被拒绝,why?

随着世界杯足球赛的临近,德国总理默克尔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她烦恼的不是足球,而是伊朗总统内贾德。内贾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足球发烧友,他很希望去德国观看今年的世界杯。但这个要求却让德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伊朗民众要求总统,伊朗民众要求总统投票

内贾德的麻烦与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有关。1972年9月5日凌晨,8名巴勒斯坦“黑九月”组织成员闯入慕尼黑奥运村的以色列代表团驻地,杀死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内贾德曾说以色列是一个“毒瘤”,应该将其“从地图上抹掉”。他不承认二战时发生的大屠杀惨案,而根据德国法律,否认大屠杀是一种违法行为,最高可被判处5年监禁。在这种背景下,内贾德到德国势必会引起麻烦。不过,德国的政治家们希望通过外交的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莱茵邮报》说,有“确切的信息”表明,有“欧盟三国”之称的英、法、德将会要求欧盟向伊朗总统发出旅游禁令,这3个国家目前正在参与关于伊朗核问题的谈判。

保守派高级官员、默克尔总理的支持者沃尔夫冈·博斯巴赫说,德国政府必须通过外交途径明确表示内贾德总统不能到德国。政治家还希望说服国际足联能干预这件事。德国“基民党”发言人说:“国际足联应该宣布在世界杯期间伊朗总统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但一位曾从事过旅行禁令工作的官员说,给一个国家领导人发禁令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做出禁令需要6个月的时间,不要指望一个晚上就能够解决。这可没有那么简单”

来源:环球时报 张贵余

伊朗总统鲁哈尼隔空喊话特朗普:想有条件地进行会面,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据海外网的报道,伊朗总统鲁哈尼8月26日(当地时间)称:“若知道会遇到某人,国家的问题将得到解决,那么我肯定会这样做”。鲁哈尼的言外之意很清楚:如果能够确保伊朗的国家利益,不排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的可能。鲁哈尼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伊朗总统鲁哈尼

鲁哈尼在讲话中还提到了美国实施的经济制裁以及伊朗的反制措施,并强调了运用“政治和外交力量”的重要性。不过,这可并不意味着伊朗有意向美国做出让步。实际上,谈判的大门始终敞开着,这是伊朗政府一惯的态度,但却有三个条件: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取消对伊制裁以及撤出波斯湾地区的军队。而要想确保伊朗的国家利益,这三个条件就必须得达到。
美国总统特朗普

美国政府也曾多次释放出谈判之意,但美伊两国却一直未能坐到谈判桌前,甚至连接触都没有,原因:一、伊朗坚持这三个条件。二、美国坚持“极限施压”政策。三、美国的最终目的是迫使伊朗屈服。简单说,美国要重签伊核协议,而伊朗则坚持2015年的伊核协议,目前的情况是分歧太大、没有共识、互不信任,怎么谈?对伊朗来说,如果在当前的情况下与美国重谈伊核协议,与投降无疑,还谈什么国家利益?
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

鲁哈尼恰恰着重强调了国家利益,因此,他的讲话不能被简单的视为伊朗转变态度或是打算让步。8月25日,伊朗外长扎里夫“意外”出现在了法国的比亚里茨,并临时参加了5小时的G7峰会。扎里夫现身G7峰会,就是鲁哈尼所说的“外交运用”中的一部分,他在讲话中对扎里夫此行表示了支持,并强调要做两手准备:一是利用军事、文化、经济实力,二是兼顾政治、外交。
伊朗外长扎里夫与马克龙等法国高官会晤

鲁哈尼称“一手准备”不足以应对局势,且对有这种想法的人提出了批评。扎里夫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目前面临的问题也表示了支持,在8月25日与法国总统及外交、财政部长会晤后,扎里夫表示:外交努力是积极的,前路艰难,但值得一试。伊朗政府此前就曾表示,由于美国的制裁,伊朗“艰难日子和民生问题已开始显现”,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更有利于解决当前的问题。
扎里夫发布的推特

8月25日,伊朗高官提出了一个要求:每日出口70万桶原油,并以现金付款,而且这还只是个开始。很多人认为这是伊朗就与美国谈判开出的条件,实是误解,这是伊朗就继续遵守伊核协议而开出的条件。从这个要求以及扎里夫的讲话上来看,伊朗的态度与此前没什么变化,反而还略为强硬了些——伊朗此前并未要求过“现金付款”。就伊朗的石油出口,伊朗高官称:“每日的出口量应达到150万桶。”
RT的报道截图

伊朗是有点顶不住的节奏。

鲁哈尼总统说话的调门开始软了许多,形势不饶人啊!在美国将近120天的封锁下,伊朗的石油出口倒逼零值——主要靠石油出口生存为依赖,真正的危机来了。在生死存亡面前,什么颜面都不重要,活下去才是王道。

法国总统马克龙,为了在伊核危机中独领风骚起主导作用,趁着这次召开G7之机会,特别邀请伊朗外长扎里夫“快闪”了一回,有一箭三雕之用意:

一是想撮合美国和伊朗回到谈判桌上来。虽然马克龙此举早被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严厉的回击(批评),但马克龙仍然是我行我素,伊朗的代表还是来了,这给特朗普以很大的刺激;二是马克龙想以此证明法国在伊核危机中的巨大作用,加大了法国的话语权;三是向世界证明,伊核危机不单单是美国和伊朗之间的事,法国德国都有份,马克龙想以此举来削弱美国的作用。

马克龙以上苦心安排的用意,是一个很好的铺垫。既给伊朗十足的面子,又让伊朗按照法国的安排行事。于是伊朗的态度也来了一个实质性的转变——由一个月前的断然拒绝与美国对话,开始转变为主动隔空向美国喊话要求见面。鲁哈尼总统说:如果在确保伊朗切身利益的前提下,愿意与美国对话。

这里的切身利益是什么呢?当然是不推翻伊朗现政权,解除封锁。就在两天前,特朗普还公开夸奖伊朗是个伟大的国家,声称美国制裁伊朗是为伊朗好,绝不是为了寻求推翻伊朗现政权。瞧瞧,好话坏话都让特朗普说尽了。

事实上,美国和伊朗都有回到谈判桌上来的意愿,只是双方都撕不开脸面,尤其是被动方的伊朗,出于对特朗普的严重不信任,与40年来与美国形成的深厚敌意,伊朗始终不敢轻意下决心。

在特朗普来说,极限施压封锁阿曼湾目的就是要把伊朗逼到谈判桌上来。正值明年美国大选,特朗普是不敢轻言向伊朗开战的,一旦动武,何时能结束战争是个未知数,老布什总统惨痛的教训就在那儿放着——赢了中东战争却输了大选!特朗普的心情十分迫切;而伊朗的情况更糟糕,120天来,石油出口几乎归零,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靠石油为主要生存的伊朗可能要断粮。断了粮的可怕后果是会出现内乱,美国还没打呢自己都先乱起来了,真正叫不打自乱,这既是美国最希望看到的,也不是美国想看到的。

道理很简单:一旦伊朗自乱,就会狗急跳墙式地不择手段,死也要拉个垫背的,说不准伊朗为了生存会主动去找美兵获其盟国的麻烦。如果这样,美国不是同样陷入了战争之泥潭吗?所以鲁哈尼总统的隔空喊话是真心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朗民众要求总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伊朗民众要求总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